专注历史知识的百科大全
当前位置:古历史 > 历史故事 > 正文

指鹿为马赵高简介(赵高真实历史)

来自热心网友 古历史 发布时间 2023-03-02 13:30:47 阅读次数

 高自知权重,乃献鹿,谓之马。二世问左右:“此乃鹿也?”左右皆曰“马也”。二世惊,自以为惑,乃召太卜,令挂之。——引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
赵高是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奸诈人物,“指鹿为马”就是和赵高有关的成语。今天,我们来说说这个大秦的终结者—赵高。

 

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曰:“赵高者,诸赵疏属也 。赵高昆弟数人,皆生隐宫,其母被刑僇,世世卑贱 。这里说的隐宫,是一个收容受过刑罚而因立功被赦的人的机关,按现在的说法,就是类似劳动教养所性质的一个机构。赵高和他的几个兄弟从小就生活在这里。他不甘心一直在这里,世世卑贱的活着,非常努力的学习。

当时秦国一直以法治国,所以他对律法非常精通,以至于张口就来,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;另外他还写得一手好字,秦始皇后来统一天下文字,颁布的三种标准字体,有一种就是赵高写的。

有了这两个绝活,使得赵高名声在外。后来被秦始皇听说,便提拔他任中车府令。所谓中车府令就是专门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队,而他的官名还有一个“中”字,说明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。赵高有了这个权利后,就私下里结交公子胡亥,教他判决狱案。

他的另一个身份是“行符玺事”,“符”是皇帝专门用来调兵的符节,而“玺”则是皇帝诏书必须要盖的玉玺。

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始皇帝又一次出巡。左丞相李斯随驾出行,小儿子胡亥受始皇宠爱,请求跟随,始皇同意了。行至平原县黄河渡口时,始皇帝病了。等到越发病重,便给长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,告诉他赶紧回咸阳准备迎接皇帝的灵车和处理丧葬事宜。诏书放在赵高手里一直也没有发出,到七月行至沙丘宫时,始皇帝死了。秦始皇直到死也没有立皇后和太子,丞相李斯怕消息走漏出去,会使诸公子及一些地方势力发生变故,于是把这个消息压了下来。

秦始皇东巡

这时只有李斯、赵高、胡亥与五六个亲幸宦官知道始皇帝死了,于是赵高就同李斯、胡亥毁掉了给扶苏的遗诏,另行假造了两封李斯从秦始皇处接来的诏书。其中一封是立胡亥为太子;另一封则是谴责扶苏、蒙恬,罗列他们的罪过,下令让他们自杀。待到咸阳后,这才宣布了始皇驾崩的消息,太子胡亥即位,号称秦二世。赵高为郎中令,掌有大权。

从此,二世更加重用赵高,向全国申明法令,强调以法治国。胡亥怕朝中的老臣不服,会联合皇室的兄弟们争权。赵高下令诛杀朝里的大臣和皇室兄弟,群臣中有敢劝谏的都被认为是对皇帝的诽谤,所有官吏都保官保命讨好皇帝,百姓个个恐惧不已。赵高建议重新启动修建阿房宫,征调士卒五万人驻守咸阳。由于咸阳一带聚集的人数太多,粮食供应不足,就下令让各郡县向咸阳运送粮草。整个国家的法令也越来越严酷。

阿房宫

赵高对秦二世说:“天子自称为朕,本来就是指只能让人听到声音,而看不到面貌。”于是二世久居深宫,只同赵高商量着决断诸事。满朝文武都见不到秦二世,东方开始有人造反,而且队伍越来越多,关中的士兵源源不断地被调到东方缴贼。丞相李斯觐见,各地的造反是因为国家的征兵、运输太苦,以及赋税太重的缘故。秦二世不听,把李斯交由法官处置。秦二世三年,赵高诬陷李斯谋反,杀了李斯,自己做了丞相。他在朝廷上牵来一头鹿,“指鹿为马”,当时说是鹿的都被赵高暗中杀害了,从此满朝文武都怕赵高。

 

起义的大军越来越多,终于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将王离、章邯,刘邦领着大军杀进武关。二世派人去问赵高这些叛军的事情,赵高害怕,就暗地里和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、弟弟赵成发动政变,杀掉胡亥,改立公子婴为王。子婴上位,设计杀了赵高,后下令灭了赵高三族,并拉着赵高的尸体在咸阳城游街示众。

 

子婴当秦王的第四十六天,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,投降。史上第一帝国落幕。

#冥想#

纵观赵高亡秦的一生,他到底是一己私欲还是为了复仇?出身隐宫的他,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帝王身边,面对威武的君王面前不断隐忍、步步为营;在始皇帝病重的时候又秘不发丧、篡改诏书,终于设计了昏君上位,开始了他的复仇大计。先是残杀忠良及皇室公子,使得自己权倾朝野;接着加重赋税,使得怨声四起;面对四处起义的局面又故意隐瞒;面对兵临城下还试图弑君篡位,最后终于完成复仇使命而不得好死。

都说赵高是秦王朝的终结者,而不说当时的秦国衰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,秦始皇后期开始作孽,到胡亥更把他推向了极端。所以即使没有赵高,秦王朝也免不了覆灭的结果。

版权说明: 本文 "指鹿为马赵高简介(赵高真实历史)": https://wasedashingaku.com/lsgs/209.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(jzot79@163.com)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

博客主人渤海小李
团结、友善、勤俭、自强、敬业、奉献,一个有温度的说书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