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江奇迹指的是什么(汉江奇迹是谁创造的)
朝鲜内战结束后,韩国国内满目疮痍,农业陷入瘫痪,工业基本上被摧毁,社会运转失能,市民只能在美军营地的垃圾堆中捡选食物,李承晚的独裁统治更加剧了这一情况的恶化,四一九革命后,李承晚被迫流亡美国,五一六军事政变后,开始了朴正熙18年的军事独裁统治,韩国的经济也从此起步。
朴正熙上台后立即拜见了美国爸爸,说政变不是为了反对美国,而是为了发展经济,只有发展好经济才能站好东亚反共的桥头堡,而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,可能会增加美国对韩援助的负担,故美国以其有计划经济色彩为由强烈反对,促使朴正熙将思路转向出口导向型。在此期间,韩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是由美国引进的,或者是在美国的斡旋下从世界银行、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进的。1964年美国发起越南战争,韩国积极参与,先后有近32万韩国军人开赴越南战场,从而获得了美国10多亿美元的外汇,这笔钱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动能。与此同时,通过出兵越南,韩国在对美军事外交中得以摆脱被动局面,更新了军队的装备,建立起了本国的军事工业体系,并加强了韩美军事同盟关系。
在对日关系上,一改李承晚时期的强硬政策主张缓和对日关系,发展经济,毕竟出口导向型经济就是学习日本的。1965年6月22日签署了《韩日基本条约》,标志着韩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。该条约规定,日本向韩国提供8亿美元的经济合作资金,同时日本企业开始大规模的投资韩国和承接了大量的日本制造业,为韩国电子工业的起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60年代的韩国有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困难,朴正熙政府通过扩大劳务出口与对外工程承包来确保外汇收入、缓解就业压力。首先是派遣矿工和护士到西德,先后派出近百万劳工到西欧和中东,将他们赚来的血汗钱寄回韩国,建设祖国。朴正熙访问西德,在鲁尔接见了韩国矿工和护士,称他们的辛苦是“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”,所有人员热泪盈眶。
在处理好对外关系后,为国内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,开始发展本国工业。上台两个月后就成立了经济企划院,负责制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开发政策以及编制政府预算。效仿日本战后发展路径,确立了依托韩国廉价劳动力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,提出了“贸易立国”和“出口第一主义”的口号。20世纪60、70年代所谓“开发独裁”时期,朴正熙最关心的就是出口。自1965年2月以后,他几乎每月召开“出口振兴扩大会议”,在会上与各部门长官、企业界代表、银行行长、其他出口有关组织的100多名代表对各品种、各地区出口业绩逐一进行讨论。如果贸易业界提出所需政策和面临的困难,总统和所有出席者都进行记录,相关部门要在下月报告事后措施结果。每到年末,商会为完成当年的出口目标,忙得焦头烂额。业界总动员,鼓励每天装船,努力提高业绩,甚至不惜亏损出口。当时,总统被称为总司令,发动了一场国家“出口战争”。20世纪60年代初,出口主力是矿工、农夫和渔夫,韩国的5大出口商品是大米、钨、铁矿石、生丝、琼脂。进入70年代,取而代之的是假发、鞋和纺织工厂女工、远洋渔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。1967年9月,朴正熙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金玩熙邀请到青瓦台,并指示他协助韩国发展电子工业。从此金玩熙开始规划韩国的电子工业蓝图:此后韩国电子产业突飞猛进。1966年,生产首批国产电视机的金星(LG前身)公司当起了领头羊,另外三星公司也于1969年1月成立“三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”,投入到竞争体系中。1965年仅为180万美元的电子产业出口额,到1976年就超过了10亿美元。电视机和收音机、集成电路、聚光器、录音机、显像管等跃升为韩国主要出口产品,由此奠定了发展成为电子国家的基础。1973年朴正熙在新年记者会上宣布要发展重化工业。将重化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同时并进,赶超朝鲜,从此韩国走上了同时振兴造船、电子、机械、钢铁、汽车、石化、原子能等技术密集型核心产业的道路。根据“选择和集中”的原则,各领域选定一两个民间企业,在选址、公路、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。1973年7月3日,韩国重化工业的象征—年产103万吨的浦项钢厂经三年建设得以竣工。在朴泰俊的领导下浦项钢铁的产量在1978年达到550万吨,1981年增至850万吨。朴正熙还劝说现代集团总裁郑周永不要放弃造船工厂,于是郑周永飞到西欧,获得贷款,于1975年建成现代造船厂。1976年现代汽车开始出口“小马(PONY)”车。在朴正熙政府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政策引导下,1973至1979年韩国制造业年均增长了16.6%,1980年重化工业在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达到了54%。其中钢产量由1965年的22.7万吨增至1981年的1270万吨;造船工业能力由1974年的110万吨增至1980年的240万吨;汽车产量由1970年的2.7万辆增至1979年的20万辆;电子工业产值由1966年的0.22亿美元增至1980年的28.5亿美元;机械工业产值由1970年的5亿美元增至1980年的105亿美元。“重化工业立国”的战略极大推动了韩国的工业化,为韩国的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。
1961年,韩国的人均GDP只有93美元,1977年,韩国的人均GDP就达到了1055美元,突破了一千美元的大关。短短16年的时间,韩国的人均GDP是之前的10倍多,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这样。1994年,韩国的人均GDP达到了1.04万美元,突破了一万美元大关。就是说韩国这一次用了17年的时间,人均GDP增长了10倍,韩国已经进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,人们把这一时期的韩国经济发展称为汉江奇迹。现在的韩国,除高速互联网服务闻名世界外,韩国造船业亦是全球第二、轮胎业全球第三、合成纤维生产及纺织业居全球第四、汽车生产全球第五、钢铁生产全球第六。韩国已成为公认的发达国家。
版权说明: 本文 "汉江奇迹指的是什么(汉江奇迹是谁创造的)": https://wasedashingaku.com/lsgs/2754.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(jzot79@163.com)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
- 上一篇:非洲三大暴君之蒙博托(蒙博托简介)
- 下一篇:门罗主义(门罗总统)